你要是觉得这会是一篇AFF,那就不用看了,因为我一个AFF链接都不会放,也不会吹捧谁,只是实事求是说多年来的心得体会。


  做站10年多了,一开始是虚拟主机,放在恒创的香港节点,停更了好多年,重新开始是在2015年,因为科学上网的需求,购买了VPS,顺便就又把网站做起来了。原本这篇日志只是记录给自己看的,没想到却蹭着关键词,成了访问量的主要来源。我重新编辑了一下,希望能给大家更清晰的参考。如有任何问题,也欢迎留言评论!
  2022年末,我再次对本文做出更新,将VPS按照用途,分为了建站、IPLC专线、服务容器、主力落地、边缘落地等。
  这边也有在线的版本,可以随时方便地查看我在用的服务:https://uptime.yorkchou.network/
  status.png

  Q:怎么增加了很多奇怪的商家?
  A:随着对VPS了解的逐渐深入,我渐渐发现,如果你主要想看看外面的世界,那么追求直连大带宽大流量是成本颇高的一件事情,尤其是当你追求三网直连时,选择的余地非常有限。选择一些商业带宽、机房带宽的VPS,甚至IPLC/IEPL专线作为中转,比如用移动中转日韩、用联通中转伯力、用电信CN2挽救非直连线路,看似增加了手上的花销,但算下成本发现,依旧不及买一台直连的高,还增加了一些趣味性。那既然国内中转这种玩法才出现不过几年,这些商家自然也就看起来有点“奇怪”了。总之一句话,体验是王道。

  Q:为何没有bench跑分?
  A:bench一般由“配置”、“IO”和“网络”构成,“配置”根据具体套餐价格变动,不具有参考价值;“IO”也会随着不同母机、母机上的其他用户而变化,通常HDD<SSD<NVMe;网络的水分更大,也受时间影响,尤其对于国内网络环境,因此还是自己前往官方的Looking Glass测试最为实际。总之bench更适合自己参考以了解VPS的实时性能,而不适合用于作为购买参考。

  Q:那我如何了解这台VPS到底适合不适合我?
  A:首先明确自己的需求,扶墙?做站?跑程序?存储?于是你应该更看重网速、稳定性、性能或者硬盘容量。网速可以在官方寻找Looking Glass,测试Ping值并且下载测速文件;稳定性方面可以参考网上的口碑;性能则需要查看商家列出的配置,比如CPU究竟是如何分配的,硬盘是HDD还是SSD;硬盘容量同理。对于虚拟化种类,首推KVM/XEN/HyperV/VMware等相对独立的架构,但控制严格的OVZ也有不错的可用性。总之最好的办法还是亲自购买体验,通常多数商家都有3-7天不等的无理由退款。

  Q:哪里能够获取这些VPS优惠信息?
  A:LowEndTalk和Hostloc是我比较常去的两个论坛。另外一些主机相关的Telegram群组也是我的主要消息来源。

  Q:我觉得XX挺一般的。
  A:不同的环境下,VPS会有不同的表现,即使是同一商家甚至同一母机,都会有差异。我这里只叙述自己的使用感受,其实我有时候也很墙头草的(噗。。),比如下文的ContraWeb由于性价比高我一开始特别推荐,但是后来跑路了我是非常气愤的。

  Q:怎么VPS居多,都没介绍什么独服?
  A:因为这方面我主要还是兴趣使然,并没有什么盈利的、科研的项目,目前的需求主要还是建站、科学上网、小型离线下载,因此VPS确实已经能够满足我的需求,我也相信如果你的需求已经上升到需要独服才能满足,那么你在这方面的见解和眼界应当在我之上,作为只用过低价独服的我,是提供不了什么有价值的参考的。

  Q:说了这么多,到底哪家好?
  A:除了有特价,其他时间,对于如何选择,意见如下:
  a.jpg
  b.jpg

一、建站系列

  建站系列,我主要看重VPS的性能和服务提供商的稳定性。性能主要根据网站的需求,而稳定性则看提供商运营了多少年,期间是否经常被攻击、服务器是否存在数据丢失等情况。在这篇文章第一次落笔的时候,大约在2017-2019年,我非常在一服务商是否提供快照、备份功能,比如Vultr\Linode等,但是随着时移变迁,一来这些服务商的快照功能逐渐开始作为增值项目,增加了我的开销,二来手动的定时计划任务备份也能满足我的需求,不过如果你是一个比较爱折腾的人,那么一键快照依旧是非常值得推荐的,后文中的Vultr我也一直使用这一功能。

1.Krypt - LA

krpt.png

  这么多年,我对于Krypt不离不弃,这台VPS可以这么说,只要他家还让我续费,我就一定会一直续费下去。因为1C/1G/30G/1T的配置,洛杉矶机房,年付11.11美元的价格,确实是非常超值地。
  其实他家副牌iON的11.11,我也拥有过,后来转手了,现在想来也有点可惜,幸亏Krypt这台我一直都留着自用。稳定性来说,Created 11/10/2018,在这整整4年的时间中,离线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,始终如一地稳定运行着,配置尽管不高,跑一些小探针,跑两个小网站,还是非常不错的。虽然这台VPS所在地洛杉矶机房,网络没有特别多的优化,没有现如今高大上的CN2 GIA/9929/CMI等,但是在我看来,这四年里,各种高端线路的出现,如过眼云烟,慕然回首,还是那台11.11,在那里向我招手。


2.UOVZ/咕咕云 - HK

uovz.png
  如果我说咕咕云,可能你还不太了解,但是说到UOVZ,那你应当比较熟悉。我觉得这家的老板Kwan,也有那么点xTom的兽兽的感觉,手上好的域名还是不少的,从uovz.com,到ggy.net,还有lcloud.net,都是品相不错的域名。目前他家主要业务都在ggy.net上,产品包含各种IPLC专线、海外VPS、国内NAT、独立服务器,还是非常广泛的。
  这边先说一下他家的这台香港沙田机,2C/4G/20+60G,虽然端口只有20M,但是年付仅需139。正常情况下,网络属于三网直连,不过挨揍的情况也时有发生,挨揍后会产生绕路清洗的情况。根据我的探针的记录,网络情况大体都是直连的。从产品名“MEGE-TZ”也不难看出,定位就是“大号”探针机,跑网站、Node.JS等一些场景非常合适。


3.OVH - VA

ovh.png
  鼎鼎大名的着火高防大师OVH来也。放在18年19年左右,OVH的抗D是非常有名的,虽然时至今日,随着网络攻击的形式多样化、DDOS流量超TB的常态化,他家抗D的特性已经不再那么亮眼,但他家好歹也仍旧是一个业务涵盖多个大洲、自建机房的业界大佬。
  我持有的这一台,是2019年的黑五特价款,1C/2G/20G,无限流量,17.88美元年付。由于无限流量、抗D、性价比,也被一些人炒作得比较神。但是综合来看,由于机房位于美国弗吉尼亚,不同于OVH在法国、加拿大那样,机房的整体稳定性略微差一些,加上OVH的品牌调性可能就是比较会搞事,3年来,经常会收到Network Maintenance的邮件,另外2021年法国机房着火的事件,也让我觉得,这台VPS适合跑一些大流量的应用,仅此而已。比如你从Onedrive转点文件去Google Drive,或者你从Youtube拉点视频,那么这台VPS非常合适了。


4.HostKVM - HK

hostkvm.png
  HostKVM的老板不知还是不是之前在Hostloc的那位大佬,如果依旧是他的话,也算得上是国内老牌的服务商了。他家的香港國際B區,目前是CMI线路,2C/4G/40G的配置,月付5.7美元。
  目前这台VPS我才购入没有太久,还处于观察中。由于HK CMI目前属于三网直连,但不确定未来是否能够保障,因此如果一旦不再直连,那就不再适合用来建站了。


二、IPLC专线

  IPLC专线是目前我上网的主力。由于IPLC涉及到国内、传输、落地,主要是国内部分的原因,因此还算是比较灰色的产品线。这类产品可以说是用一天算一天。加上价格普遍都比较贵,个人还是有赌一把的成分的,各位酌情购入,可以从UCloud的GlobalSSH或者水墨云的流量转发这些低价一些的产品开始入手。

1.水墨云 - 深新/深港/京德/沪韩

ink.png
  水墨云尽管一直绯闻缠身,跑路的传闻说了很久,但是我眼看着他家从单纯卖花卷旗下的NAT IPLC,到现在产品覆盖深新、深港、沪日、京德、沪韩。目前他家可以说主营业务就是IPLC,NAT\独立IP\流量转发这三者中,个人建议如果你的业务需求较高,还是购买独立IP为妙,NAT非常容易受到牵连导致服务暂停,而流量转发完全是冗余带宽拿出来赚赚外快,优先级非常低。
  我必须客观地说一句,水墨是你目前在市场上能买到的最便宜的大流量IPLC服务,而他家产品的不稳定也确有其事。包括开机延迟、国内入口被攻击、被通报、更换落地、产品维护等情况,我都经历过,因此也就造成了我现在一共持有4台的局面——坏了我换一个用就是了。
  总结一句话就是,如果你没精力没本事手搓隧道搞中转,又受够了直连的不稳定,那不妨先花个小几百买个他家的流量转发试试,然后等节假日他家搞特价的时候,上个贵一点的享受一把,不过如果高于1500年付,那么最好自己掂量一下风险。


2.UOVZ/咕咕云 - 苏日/沪港/莞港

uovz-2.png
  不同于水墨云目前的广阔产品线,咕咕云很像是老板自己想用专线,手上也有大客户,闲着也是闲着,顺便卖点边角料给忠实用户玩玩的感觉。他家的IPLC均是花卷网络的下游,稳定性还是有一定保障的,不过因为卖给散户实在是钱少事多,所以老板哪天不卖了我也不会感到意外。这次的二十大期间,他家的多款IPLC就出现了网络中断的现象,我比较偏向于这是一种商家的自我保护机制,而我也对此表示理解。
  就我了解的NAT IPLC产品本身,主打小端口低流量,显然是为了规避机场用户。哪怕不是特价款,日常的月付价格大抵也只有80-100元月付左右,当然流量普遍只有100-200G,按流量单价来算确实不便宜,但是这是除了水墨云之外,你能买到的最正规最安全最便宜的IPLC,而你如果一直蹲守在他家的TG群,和我一样购买了一些年付的特价套餐的话,我只能引用我们敬爱的外交官的一句话,偷着乐吧。


3.UCloud - GlobalSSH

ucloud.png
  我感觉我说完水墨和UOVZ便宜,肯定就有人跳出来说,UCloud的20元月付GlobalSSH不香吗?
  是的,不香。
  不论是从先前的必须企业认证才能购买,还是5M端口,每日2G流量后限速,还是产品名GlobalSSH,无不在告诉你一件事,这不是用来科学上网的服务。事实上业界也一直都传闻GlobalSSH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专线,而是UCloud的公网隧道,据说当网络波动较大时会转为专线,但对于一个月20元的产品,我对它也没有期待过那么多。
  当然你也可以买60元月付的版本,端口上升至20M,流量升为50G后限速。但是可不要被UCloud PUA了啊!20M够干啥的啊!还一个月60!上个TG看个片都卡!那么它真的那么不香吗?
  那倒也不是,GlobalSSH的落地可以就近选择非常多的地区,亚太、欧洲、美洲甚至非洲,这一点是非常有别于市面上其他专线的,这也是你,作为个人用户,市面上唯一能买到的,由上市公司提供的,最接近专线的服务。
  因此我的建议是,20块钱买个玩玩可以,当个备用可以,用来转发转发SSH可以,再贵,没意义。


4.CloudIPLC - 沪日

cloudiplc.png
  不同于其他专线提供商,CloudIPLC非常钟情于沪日这条线路。我猜测是因为他家有大客户,也是顺便卖卖边角料。看到这里别难过,咱们散户,真的也就用用边角料的命。我这台是他家的日常特价款,不管是劳动节,还是春节,还是七夕节,特价都是这么一款,1499年付,50M/200G,用了快一年,没任何毛病,一个字,稳。如果你住在华东地区,那么沪日比起深港是更香的选择。


5.EasyLink - 广港

easylink.png
  EasyLink就是之前的黄鸡的Taoluyun,他家最知名的大概是5元月付的NAT了,不过目前已经无了,而这款100元月付的则一直苟着。独立IP,10M口,100G流量,一直没舍得扔,咱没别的意思,就是支持一下小黄鸡。


三、服务容器

  其实我自己也不是啥geek,没有太多的服务需要跑,目前主要就跑了三个东西,一个Aria2,下下片子跑跑PT,一个Seafile,用于自己多台设备之前的文件同步,一个Windows远程桌面,用来随时随地可以在同一个环境下进行开发操作。

1.HostHatch - CHI

hosthatch.png
  HostHatch是便宜大碗的代名词。1C/4G/2T,年付40美元,下片子跑个70-80M/s没啥问题。
  也正是因为便宜大碗,他家线路大家不要抱太大希望,每年黑五看看有没有划算的特价就行了。


2.Vultr - JP

vultr.png
  2.5美元月付的Vultr,虽然看起来很便宜,但是512M内存,加上Vultr日本的线路和IP都很让人捉急。最后我0.5美元开了个Snapshot,装了个Seafile,每个礼拜做个快照,咱也算是有自己的云端存储的人了。


3.腾讯云 - 重庆/上海

tencent.png
  腾讯云每年搞活动的时候,可以买一个。年付100不到,口子1M2M的,给你2C4C的,做站还要备案,明摆着给你跑windows远程桌面的。


四、主力落地

因为我也没有啥特殊的业务需求,所以落地的选择非常简单,围绕着IPLC专线的落地购买即可,加上年纪大了成熟了,上网主要就是看看流媒体,所以我也比较看重落地VPS的流媒体解锁能力。

1.AnyHK - TW

anyhk.png
  台湾地区可以说是对国人流媒体最友好的地方了,几大流媒体在台湾地区都有很丰富的资源库,同时比起新加坡,网络延迟又比较低。AnyHK的雷老板,可以说是港台NAT VPS的先驱了,可以说是业界首创了共享80/443建站,曾经非常有效地绕过了GFW的限制,虽然时至今日,在一些高敏感时期,80/443端口也开始无差别被封,但是因为在日常仍是非常有效的模式,因此用户量依旧非常大。
  在我看来做NAT的目的,就是降低亚太地区VPS的最大成本——IP成本,让尽可能多的用户共享,从而能将产品的价格拉得很低。这台台湾VPS,年付200出头,还带自定义端口,如果你不想和那么多人一起用80/443,也可以映射一个自定义端口,自己当落地用。


2.Lightsail - KR/SGP

lightsail.png
  曾经Lightsail因为大量的抵用金,有着非常严重的滥用问题,但是随着抵用金的逐渐消失,Lightsail目前最低配3.5美元,加上AWS有购入联通4837带宽,成了非常具有性价比的选择。我自己账户上现在还余留着一些抵用金,如果用完了,也打算继续留一台续费着,随时部署、随时更换IP、AWS大厂这些特性,都是非常吸引我的。另外如果配合CF WARP,也能解锁流媒体。


3.RivenCloud - JP

riven.png
  RivenCloud作为xTom的下游之一,似乎因为老板和兽兽的独特PY关系,直至V.PS出现之前,RivenCloud一直都很像是xTom的亲儿子。年付39美元,日本东京bbtec线路,比起V.PS现在的特价差了一些,但是依然是非常具有性价比的选择。


4.xTom - HK

xtom.png
  V.PS是xTom现在实至名归的亲儿子。2022年开始,他家大力推进个人用户市场,推出了多个地区的mini套餐,HK目前线路为三网CMI,和上文的HostKVM一样,目前依旧有待观察。


5.AperNet - US/HK

aper-hk.png
aper-us.png
  要说流媒体解锁哪家强,AperNet不遑多让。他家主打IPv6解锁,香港地区目前可以自由选择解锁香港或者新加坡,而美国VDS甚至可以解锁多达12个地区。另外他家的HK Elite/Premium是市面上比较少见的HK 9929,当然如果落地使用的话,最低配的6刀月付Basic就够了。


6.YxVM - SGP

yxvm.png
  这家的老板很低调,另外和Misaka/NeroCloud的关系也匪浅。新加坡季付10.5美元,还带网关解锁,另外他家也还有莫斯科CN2,如果你买不到Misaka的特价,在YxVM购买也可以。


7.ReCloud - TFN

recloud.png
  月付35元,台湾地区解锁,纯粹备用机。


8.Misaka - SGP

misaka.png
  Misaka的稳定性、性能都是非常出色的,但在VPS圈一直是不温不火,主要原因是老板比较佛系。对于他家的购买建议,是多关注LET,他家既没有TG群,也没有TG频道,优惠主要出现在新品发布和每年的黑五。


9.NNC - HK

nnc.png
  NNC是Neko Neko Cloud的简写,看起来似乎有那么点不靠谱的感觉,但是市面上TWNIC的HK VPS,自从Kuaichedao不做了以后,似乎也只有NNC这一家了。HK机的延迟,TW地区的流媒体解锁,还是比较有趣的。鉴于是比较新的商家,还是有待观察。


10.PQS - TW

pqs.png
  PQS是比较老牌的商家了,老实说,他家主打无限流量,又因为老板在台湾,一直都没执行很严格的实名制,所以主要客户是机场用户。不过有时候也会有一些特价款,非常适合个人用户。比如这两台HiNet,动态IP可以随时更换,也算是应对NetFlix封锁代理的一种方法。


11.TCSCloud - TW

tcscloud.png
  TCSCloud是akw大佬的个人业务,14.99美元月付,动态IP,Seednet,算是业内独一家了。网络上,和HiNet其实在台湾岛内没有太大差别,纯粹是多个选择罢了。


五、边缘落地

待写

六、CHR主力中转

待写

七、边缘中转

待写

Last modification:November 1, 2022
If you think my article is useful to you, please feel free to appreciate